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热点 > >> 正文

臂臑穴穴性新悟及功效发挥-张雅楠

来源:个人图书馆-假如明天来临_ 2023-06-07 16:40:52发布

摘要: 臂臑穴乃临床常用穴,除用于局部病症外还可治疗瘿瘰、目疾等。本文通过古籍溯源并结合临床实践探究其主治规律及作用机理,从臂臑穴具有一穴多名、多经交会、标本所在等特点究其穴性。因该穴为手足太阳经及阳维脉交会于手阳明经之处,且为手阳明经脉之本部所在,故被赋予独特的穴性,穴性特点决定了其善泻阳热以助津行、标从本治以疗目疾、行气散结以消瘿瘰等功效。笔者通过对穴性及功效的发挥拓宽了臂臑穴的临床运用思路,从而晓穴之性、辨穴之长、以明穴之用。关键词: 臂臑穴; 头冲; 穴性; 功效; 标本

臂臑穴始见于《针灸甲乙经》: “臂臑,在肘上七分,腘肉端,手阳明络之会”[1],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位于臂部,曲池上七寸,三角肌前缘处,别名头冲、颈冲、别阳、背臑。古籍载此穴主治寒热,臂痛不得伸举,伸举则牵及颈项痛者,并治瘰疬诸症,今人亦用于治疗头目诸疾。且现代研究报道,臂臑穴主治眼疾种类繁多。此穴应用广泛,疗效确切。笔者以为用穴如用药,晓穴之性辨穴之长,方可明穴之用。故从腧穴本源出发,从一穴多名、多经交会、标本所在等方面探究臂臑穴穴性,并将其临床功效归纳为善泻阳热以助津行、由本治标以疗目疾、行气散结以消瘿瘰三大方面,以期为臂臑穴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更丰富的理论依据,兹将所述浅析如下。

1 臂臑穴之穴性新悟


(相关资料图)

1 穴名探意

古人重视事物的命名,认为名正才能言顺,腧穴的命名亦有其含义。正如孙思邈所说: “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说文解字》: “臂,手上也。臑,臂羊矢也。[2]”《仪礼》载: “臂是肩的下骨”[3],上肢可统称为臂。“臑”字反复出现在《黄帝内经》( 下文简称“《内经》”) 中,多见于《灵枢·经脉》篇的手经经脉循行原文中,泛指上臂的肌肉软组织[4]。凡肉不着骨之处,可由肉下通透者,曰“臑”[5]。本穴正当上臂肉不着骨之处,故以解剖部位名之,见其用字“臂臑”可明其定位,可知其尤适于肩、臂疾患。头冲、颈冲首见于《备急千金要方》所载: “诸瘿……灸头冲( 一作颈冲) ,头冲在伸两手直向前,令臂著头,对鼻所注处,灸之,各随年壮”[6],其与臂臑穴异名同位。《说文》: “冲,涌摇也”[2],形容物质运行的一种动态。“冲”在《内经》中有多种用法,其中《素问·示从容论篇》: “譬以鸿飞,亦冲于天”的“冲”作上冲,有直上之意。据此释义腧穴“头冲”“颈冲”尤为得当,可理解为本穴经气上冲头颈部。因“瘿”之病位在于颈项,灸此穴可治疗瘿病或是孙思邈亲身临床经验的总结,且早在《甲乙经》就有该穴主治“颈疬”的记载,故孙思邈以功能主治命名该穴。正所谓穴名所主,皆有所况,以推百方,庶事皆然[7]。

1. 2 四经交会

继《甲乙经》首次提到臂臑穴的定位、主治以及其乃“手阳明络会”之后,唐代《外台秘要》亦载臂臑为“手阳明络会”。宋代《铜人》《圣济总录》《针灸资生经》中对臂臑穴的记载仅“手阳明络”。考手阳明已有络穴,从周身络穴分布及意义来看,此“络”并非手阳明络穴之意。明代《奇经八脉考》描述阳维脉的循行,其与臂臑相会: “阳维起于诸阳之会……循胁肋斜上肘、上会手阳明、手足太阳于臂臑”[8]; 《针灸聚英》及《针灸大成·卷六》载臂臑穴为“手阳明络,手足太阳、阳维之会”[9]; 然《针灸大成·卷七》对阳维脉循行及其交会穴的记载中未提及臂臑穴。《类经图翼》作: “手阳明络也,络手少阳之臑会。一曰手足太阳、阳维之会。”可见,此“络”为联络、维系、交会之意。后世医家已普遍认为,臂臑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且与手足太阳经交会,然与阳维脉交会一说意不甚明,值得进一步研究。《难经·二十八难》曰: “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 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10]”即将正经比作沟渠,奇经八脉比作深湖,正经气血盈盛时会溢于奇经八脉以储蓄。故阴阳维脉的气血来自十二经脉满溢外流的气血,其生理特点犹如湖泽蓄洪引流,循行分布犹如网络维系人体周身,而不具备环周的流注关系。“阳维起于诸阳会”历代多有争论,近代梁繁荣认为,维脉的起点就是其在维络过程中与多条阳经或多条阴经交会的地方[11]。笔者倾向于此观点,认为“诸阳会”乃多条阳经交会处,考阳维脉与手三阳经分别交会于臂臑穴、臑会穴、臑俞穴,诸穴仅臂臑穴为 4 条阳经( 手阳明经、手足太阳经、阳维脉) 之交会。本经阳明的生理特点为多气多血,阳经的发病规律多为实证,亦符合“阳道实,阴道虚”理论。若阳经受邪,气血失衡,溢出的气血不能被阳维脉储蓄则循经上冲,易袭阳位或阳窍,治疗宜针刺臂臑穴以激发阳维脉储蓄平衡阳经气血的功能,对实热病症施以针刺泻法亦有“开闸泄洪”之意。这与《难经·二十八难》所述“其受邪气,畜则肿热,砭射之也”[10]不谋而合。

3 标本所在

标本原指植物的枝条与根,古人以此隐喻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在人体表现为以四肢部为本,以头身部为标。《灵枢·卫气》载十二经脉标本所在: “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钳上也。”《黄帝内经太素·经脉标本》对“别阳”注: “手阳明厥脉起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至肘外廉骨中,上至臂臑,臂臑手阳明络,名曰别阳,以下至肘骨中,为手阳明本也”[12]; 对“钳上”注:“末在颊下一寸,人迎后,扶突上,名为钳”[12],说明手阳明经脉之本在肘骨之中的曲池穴,上至臂臑处,其标在颈项。后世更多医家根据《灵枢·根结》所载: “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认为“钳上”即“钳耳”,指耳钳直上额角入发际的头维穴。也有谓“额之中曰颜”“眉目间亦通曰颜”,是根据手阳明支脉最后“挟鼻孔”,与胃经交于迎香穴[13],其鼻旁( 迎香) 恰近手阳明之标( 颜下合钳上) 。愈是众说纷纭,愈能体现经脉的标本多数是指一段经脉,与根结多数是指一个经穴在范围上可区分开来。手阳明经之本部范围的起点为“肘骨中”,终点为“别阳”,即从曲池上至臂臑处; 标部范围的起点为“钳上”,终点为“颜下”,即从颈项上至眉下眼目部位。臂臑穴是手阳明经本部范围内距离标部最近的一个腧穴,历代医家谓其主治颈项瘰疬以及现代研究其主治眼疾是否可由标本理论进一步探讨,值得深究。《灵枢·卫气》曰: “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该篇说明标本的远程诊疗作用: “凡候此者,下虚则厥,下盛则热; 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即四肢部在下为本,当本虚损时可表现寒厥,当本邪气盛时可表现实热; 头面部在上为标,当标虚时则出现头晕目眩等症,当标实时则出现痛热等症。故治疗应详察经脉标本之虚实,实则决绝其邪盛之源,制止其发展; 虚则引其气行使正气振起[14]。《灵枢》谓: “实者绝而止之,虚者引而起之”,完美概述了这一治疗原则。

2 臂臑穴之功效发挥

2. 1 善泻阳热以助津行

臂臑穴属手阳明大肠经,本经生理特点为多气多血,病理特点是主津所生病。一方面阳经受邪易化热,阳热之邪易耗伤津液; 另一方面邪阻经脉,津不得布,故本经病理变化多属津液为病。若感受外邪,经气不畅,津液敷布障碍或热盛津亏,津不能滑利关节,则经脉所过之肘、肩关节痹痛,活动维艰; 邪热循经与津液交争,津不能濡润孔窍,则易发生孔窍红肿干痛之症。故大肠经气感邪动乱,邪气在上,多表现为经脉所过之处津液流注失常之实、热证[15],治宜宣泄阳热。臂臑穴为手阳明经、手足太阳经与阳维脉之交会所在,且位于肉腠大郄之处,其针感传导功能亦强大,刺之可激发经气,促进阳维脉调节储蓄阳经满溢之气血,使其平衡,功擅泻阳热、调气血、通经络、行津液,尤适于治疗肘、肩关节痹痛、头面孔窍红肿干痛等热盛津亏之症。

2. 2 标从本治以疗目疾

目为阳窍,热易上攻,津易匮乏。津液输布、气血上荣则窍通目明。臂臑穴主治目疾未见古籍记载,然现代研究报道该穴所治的眼疾种类繁多。张智龙独取臂臑穴施以针刺泻法治疗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疗效肯定[16,17]。《中国针灸独穴疗法》记载,独取臂臑穴针刺可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角膜炎和眼内异物[18]。然臂臑穴所属手阳明经脉循行并非直达眼目,若仅因该穴与循行皆通于目的手足太阳经交会来阐释其主治眼疾亦未免牵强。考臂臑穴为手阳明经脉之本部所在( 肘骨中上至别阳) ,亦是距离手阳明经脉之标部( 颜下合钳上) 最近的一个腧穴,故针刺臂臑穴对眉下眼目至颈项部位的远程诊疗作用突出。因臂臑穴具有调本部气血可治疗标部疾患的特点,且该穴功擅清泻阳热,行气布津,故此得以发挥清热明目之效。

2. 3 行气散结以消瘿瘰

《百症赋》就有“五里、臂臑,生疬疮而能治”的记载。手三阳经经气从手走至头,若阳经受邪易变化生热,势必热盛而循经上冲,颈部狭窄,经脉气血必由此经过,邪热向上、壅郁于此而生瘰疬、瘿气。《灵枢·小针解》云: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所以邪热之气易在头面部发病。臂臑穴因其穴性特点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一方面其善引手阳明大肠经经气由本部上达标部头项,刺之施以补法或平补平泻,可促使经气上行,通滞散结; 另一方面其善泄阳热,刺之施以泻法可促使邪热得降,津液得布,瘿肿自消。金针大师王乐亭用六寸金针卧刺,由曲池向上透臂臑穴,用于“瘰疬鼠疮即淋巴腺结核,项瘿即甲状腺肿,痄腮即腮腺炎……治疗三腺病,都获痊愈”[19]。“三腺病”病机以痰凝气滞为主,病位均在上焦,且曲池至臂臑穴恰为手阳明经脉之本“肘骨中上至别阳”,此法不仅发挥了臂臑善泻阳热、行气布津之穴性特点,亦是在把握经脉标本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创新。

3 结语

臂臑穴又名头冲、颈冲,从命名中可窥探出该穴具有引经气上冲头项的功能。该穴为手足太阳经及阳维脉交会于手阳明经之处,交会穴的主治范围较广且侧重表达所会各经的主治特点。其所交会的四经各有特点,本经手阳明乃多气多血之经,手足太阳经脉循行上通头目,阳维维络诸阳协调平衡诸阳经气血的盛衰。阳经易生实热病症,若感邪气化生邪热,津易匮乏,邪热循经势必上冲,当寻协调气血之枢纽以刺之; 而经气交会于手阳明经本部之臂臑处,与头项标部联系密切,因而臂臑穴宣泄阳热、清热明目、行气布津功效显著,擅治肩臂不举、局部痹证,及瘿气瘰疬、目赤睛痛、视物不明等多因热盛津伤所引起的头目颈项部位的病症。臂臑穴本应有独特的穴性和功用,虽临床选用频率高,但目前该穴的运用大多仍属于局部治疗,明辨其穴性可拓宽其适用范围以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M].周琦,校注.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97.[2] 许慎.说文解字[M].陶生魁,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2020: 133.[3] 佚名.仪礼[M].彭林,译注.北京: 中华书局,2017: 124.[4] 朱俐颖,牛淑平.“臑”字考释[J].中国针灸,2018,38( 9) :1017-1018.[5] 高式国.高式国针灸穴名解[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58.[6]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校释[M].李景荣,等,校释.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855.[7] 孙思邈.千金翼方校释[M].李景荣,等,校释.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435.[8] 李时珍.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58.[9] 杨继洲.针灸大成[M].靳贤,补辑重编.黄龙祥,整理.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31.[10] 秦越人( 扁鹊) .黄帝八十一难经[M].高丹枫,王琳,校注.北京: 学苑出版社,2007: 91-92.[11] 梁繁荣.略论阳维起于诸阳会阴维起于诸阴交[J].黑龙江中医药,1985,13( 6) : 44-45.[12]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223-224.[13] 闫敏敏,黄作阵.沈彤《释骨》考略[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 2) : 103-108.[14] 王茎.试析标本理论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25( 1) : 1-2.[15] 张智龙.五味斋医话医案[M].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85-86.[16] 张智龙.针刺臂臑穴治疗麦粒肿 32 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1991,23( 6) : 35-36.[17] 张智龙.针灸临床穴性类编精解[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60.[18] 陈德成,王庆文.中国针灸独穴疗法[M].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78.[19] 张俊英,陈湘生.金针王乐亭经验集[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47-48.

上一篇 下一篇
x
推荐阅读 更多

臂臑穴穴性新悟及功效发挥-张雅楠

2023-06-07

杰创智能:正在开展反电信诈骗相关业务

2023-06-07

即时焦点:四边形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征_四边形有哪几种

2023-06-07

官翻机是什么意思_官换机是什么意思_全球速讯

2023-06-07

天天信息: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隧道开始注入海水

2023-06-07

北京海淀城管启动高考爱心服务站,助力学子金榜题名 环球要闻

2023-06-07

沪指涨0.08%,创指跌1.61%:AI+概念高温不退

2023-06-07

辽宁省锦州市2023-06-06 02:18发布雷电黄色预警|每日热门

2023-06-07

【世界聚看点】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陕西西咸新区举办系列活动彰显非遗魅力

2023-06-07

信德新材:6月6日融资买入416.53万元,融资融券余额8743.04万元

2023-06-07